西南旅游物联网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8-68098009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动态
八十一年前西南联大的“湘黔滇旅行团”过益阳(下)
 [打印]添加时间:2021-11-27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552
     在关于西南联大“湘黔滇旅行团”为数不多的一手文献资料中,益阳城是这几位记录者都提到过的一个地方,摘录几段如下:
 
    我们携了雨具,沿着资江进发益阳,一小时便到了城下,益阳位于资水下流,资江两岸山色秀美,江面上漂浮着一片薄雾,忽然天空飘下了一点雨,一点一滴地落在江中,把静静的江面划出了无数的圆周图案。这座城位于资江下游,长沙和常德间的公路以此为中站,四周的城墙多半已倾废,显系是个古城,但自长常公路通车后,这座古城又渐渐繁荣起来,湘省到处产竹,益阳的竹器更为有名,不过我们都是行色匆匆,还有哪个愿买点来做纪念。在细雨中通过县城上了湘滇公路,在这里开始了我们真正的旅行,沿着公路的尽头便是我们的目的地——昆明。
 
    经过四个小时,达到了军山铺,这是一个跨在山坡上的乡村,沿着公路有几家杂货铺,几家客店。背后是蛇形似的山,前面是层层的梯形水田,水声潺潺,日光下,是不绝流动的金黄色的水面,这里的富庶,充满了山谷平地。朋友告诉我,湖南的土地厚,雨量很多,土壤中含的化学成分如钠如钾特别丰富。(《西南三千五百里》钱能欣,当时北大政治系大二学生)
 
    晚餐后,师生们进城游览,益阳建城甚早,历史悠久,传闻三国时期关羽曾驻军于此。城在资水北岸东西绵延十余里,旧城在河下游,有老城垣,但城内无商市,商业区在城外,以上有的二堡、三堡等街段最为繁盛。南岸有会龙山,山上有会龙寺,仓促间未能往游,资水平缓无波,色碧如玉,水清见底,会龙山上的树木葱茏,梵宇隐约。临河石壁呈褚色,与碧绿的河水相映衬,宛如一幅青绿色的山水画,令人流连忘返。晚九时许,始返船就寝。(《三校西迁日记》余道南,系长沙临大经济学三年级学生,北大学籍)
 
    益阳是位于资江下游最末的一个滨水城市,城里的范围小,一字线的十里长街,在西门外,南北向的街道,短到几乎没有,东西以头堡、二堡、三堡,由东而西,逆着资水的方向依次横列。长长石子路穿过街心,被人力车的两叶木轮子碾着,绷得两旁店门唧唧的回声。县政府门前开着屠场,明亮的灯光掠过人头,地下倒映着钻动的影子。多少人肥了自己的腰包,瘦了别人的腰包,又莫知所以地,再枯瘦了自己。巡夜的二人排列,手握雪亮的大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走过,冲散零星的行人,如风吹落叶子。人力车夫打架了,没人理会。商店的建筑大半是木料,上下分两层。店门关得早,楼上临街的窗户开着,菜油灯下,年轻的女人埋头绣枕衣。算命瞎子,鼓声哑然了,不分昼夜地扶了拐杖,踏着寂寞的路子。此刻,应感到行人步声更为稀少,该计算回家安息了?虽然他醒着,一如睡眠;他的眼睛,只能看到人们的命根,看不到人世的道路。(《湘黔滇三千里徒步旅行日记二则》林振述,北大外国语文学系三年级学生)
 
    在整个旅途跋涉中,旅行团的师生写下一本又一本日记,观察心得和画作,钱能欣到达昆明后,将自己的旅行日记整理成《西南三千五百里》一书,歌谣采访组学生刘兆吉将途中收集的2000多首民歌,汇集成《西南采风录》一书,为当地历史文化留下了丰富的史料,清华外文系护校队员查良铮,也就是后来著名诗人穆旦创作了《出发》《原野上走路》等经典诗篇。
 
    在11位教授和军官团的带领下,1938年4月28日上午,湘黔滇旅行团所有团员安全到达昆明,这段穿越湘黔滇三省的长征,是世界教育史上罕见的,一路崇山峻岭,形势险峻,有时翻越一座山需要一整天,每日行程百里以上,或宿营荒村破庙,往往与猪牛同屋,旅途如此多艰,但师生们却磨砺出钢铁般的意志,这就是构成西南联大精神的最重要的因素。
 
    在抗战背景下,湘黔滇旅行团西南徒步之旅,用行动表达了中国知识阶层坚持抗战的不屈意志和心系国家民族命运的伟大情怀,湘黔滇旅行团是“世界教育史上的新篇章,可以说是空前的,也是绝后的”“这段光荣的历史,不但是联大值得纪念,在世界教育史上也值得纪念”。